2010年4月以来,四院晨光集团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在创新活动方式、形成亮点特色上下功夫,取得了企业增效益、组织添活力、职工得实惠的“多赢”效果,受到上级部门和职工群众的肯定。近日,该公司党委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受表彰,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个亮点 增色创先争优
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在促进中心任务完成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活动伊始,公司党委一锤定音:以“增长提速、结构提升、效益提高、信心增加、后劲增强”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寻找创新方式和特色作法,努力使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
一个“富有成效”,反映了公司党委的务实精神。在晨光我们看到了为“创先争优”活动增色不少的三个亮点:立项夺标、一岗一诺、齐争共创。
所谓“立项夺标”,就是将年度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任务,细化分解成具体项目,以基层党支部、党员为主体,明确相关责任、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考核标准。为推动夺标项目的落实,基层党支部各有高招:有的把夺标任务分解到车间、班组,开展夺标竞赛;有的把厂区、车间的宣传栏、光荣榜利用起来,一边贴上工作目标,一边贴上承诺内容,让大家天天看、比着干;有的还专门成立夺标项目攻关组,及时攻克科研生产难题。如该公司研发中心党支部围绕大型燃料贮箱膜盒项目立项,专门成立了项目部集智攻关小组。经过无数个昼夜的奋战,作为“天宫一号”空间推进系统中关键部件的大型燃料贮箱膜盒研制成功,2011年9月29日,伴随“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由于完成任务出色,该中心被解放军总装备部等四部委联合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两年多来,该公司共设立夺标项目450余项,完成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中心任务的完成。今年,该公司党委还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广大积极分子和职工,共立项409项,其中,个人立项254项,团体合作立项155项。目前,“立项夺标”活动已作为创先争优成功经验在科工四院全面推广。
有了“立项夺标”,关键还要在具体岗位上得到落实,如何激发岗位创争的内生动力呢?该公司党委推行的是“一岗一诺”,这样一来,创先争优就在每个岗位上生了根。在晨光集团公司,岗位承诺有三条标准,一要相像,二要适度,三要能量化。相像,就是要像这个人、像这个人的岗位;适度,就是承诺目标跳起来就能够得到;能量化,就是看得见、摸得着。按照这一标准,全体党员要结合自己的岗位要求作出公开承诺,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句话,具体实在、可信可行、可考可评。如该公司数控加工部高级技师、党员徐斌承诺“保证任务不在手中晚点”,为了这个承诺,他去年放弃了全部节假日,自加压力,抢时抢点,年终结算一年竟完成了两年半的工作量;该公司总装测试部高级技师、党员郭正宽承诺“不在自己的岗位上出一件次品”,承诺后,他加班加点搞攻关,设计的专用检测装备,将产品装调合格率从65%提升到100%,效果极为明显;研发中心青年工程师、党员郑德全承诺“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岗位是模范”,在“天宫一号”空间推进系统大型燃料贮箱膜盒的研制过程中,他每时每刻都以“模范”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事事带头苦干,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一个承诺,造就了一位骨干,郑德全先后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据该公司“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介绍,开展“一岗一诺”活动以来,一线党员每月完成工时均超过平均工时100小时以上,工时费用率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
回顾两年多来“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实践过程,该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蔡任杰说,“创先争优”活动我们没有关起门来搞,而是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全体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做就是要营造党群共建的氛围,让“创先争优”成为公司全员的共同追求,从而为公司“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提供强力支撑。
这就是“齐争共创”,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先进典型一起树。“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公司党委先后选树了56名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的先进典型,专门制作《旗帜》和《先锋》两部专题片,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这里有党员,也有非党群众,只要你在岗位上有一流突出的业绩表现,你就是典型、你就是榜样;二是团队岗位一起设。以车间、班组为单元,成立“青年突击队”、“科技攻关组”,在生产、科研一线,设立“创先争优岗”、“标兵机台”,党员、职工群众均可参与,这样,除党员外,一大批职工群众被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创争的行列中来;三是具体活动一起搞。无论开展“立项夺标”还是“劳动竞赛”,党委始终坚持党员、职工群众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实现了创先争优全覆盖,形成了你追我赶、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
三个提升 收获丰硕成果
“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奋发向上、勇创一流的干事激情,公司的科学发展能力、党建科学化水平、职工群众的满意度等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晨光,我们能亲身感受到该公司真抓实干、积极向上的浓郁氛围。该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郭兆海说,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创先争优”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推动发展,通过全员的“创先争优”,提升我们的发展能力,让我们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的确,该公司围绕科学发展和中心任务搞“创先争优”一着不让,使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完成任务、经营水平、战略规划可圈可点。首先,公司全面完成了国家重点型号任务,承担的型号大型试验均取得圆满成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15%和33.5%。去年,公司利润总额是年计划的5倍多。今年1-5 月份,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04%;实现利税同比增长75.8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2.48%。其次,公司“十二五”规划闪亮出台,形成了“军品立业、民品兴业、军民融合、整体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了“实现一个目标,建设一个基地,打造一个园区,形成‘一体两翼’战略格局”的发展战略。第三,公司的基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特别是制度执行力的提升,保障了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如果把立项夺标、一岗一诺、齐争共创比作“创先争优”活动的创新平台,那么,该公司开展的领导班子争创“四好”、党组织争创“四强”、党员争创“四优”活动就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创新支点,在这个支点上,他们健全并完善了创建、检查、评比、考核机制,特别是把创建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党小组,不仅激活了党员这个党组织的个体“细胞”,而且也锤炼了党小组这个党建工作的“细胞群”,在此基础上,各党支部实现了班子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流程管理、活动组织和考核奖惩六个方面的标准化。对平台和支点的精心打造,成就了该公司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而党建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有16个党支部、43名党员荣获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工四院、南京市“四强”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1年,公司党委被中共南京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同年公司被评为江苏省、南京市文明单位,2011年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2012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
在该公司“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我们看到,公司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职工群众综合满意率为99.79%。这个数据的产生,得益于两级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郑重承诺和对承诺的忠实践行。两年多来,公司先后4次提高职工收入和福利,组织370名优秀员工分17批到外地疗养;建立和完善了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工作机制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保障联络体系;以“创先争优进社区、服务社会促和谐”为主题,在职工集中居住区开设医疗保健站,安置健身器材,为离退休职工开办老年大学;两级党组织开展“送温暖大走访”、“牵手行动”等活动,两年累计为在岗和离退休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903万元,惠及5351人;对长期加班加点的员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并安排短期疗休养;为女职工增加体检项目;组织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展现场医疗巡诊、义诊咨询、社区服务;改善新进大学生住房条件等。去年,两级党组织共为职工办实事152件,投入资金314万元,其中,“健全能级职务体系,打造人才成长双梯制晋升通道”,被评为航天科工集团职工群众“十大满意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