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汉东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贪,……我也没办法……,没有人可以审判我……。”
看过《人民的名义》,对这出临近结尾的对手戏一定印象深刻。面对代表正义的侯亮平,祁同伟强烈的自尊与罪责难逃的自知在内心深处激烈冲撞,做出胜天无望的最后一番陈述后,选择了饮弹自尽。
配以狰狞绝望神情喊出的“我也没办法”,正是该剧要昭示的一种官场规则和社会现象。祁同伟出身寒门,参加工作初期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党和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甚至是功勋卓著。但随着职务的升迁,他由一名不被关注的普通警员逐渐变成了被围猎的对象,贪腐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放弃世界观的改造,任人性中的贪婪蔓延,再加上有一个“好老师”为首的“汉大帮”相互提携和帮衬,一起在浑水中摸鱼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行为,直至腐化堕落。
一个时期以来,制度缺失,管党治党不力,团团伙伙却大显神通,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大行其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混迹官场,不务正业却善于察言观色,反复揣摩领导意图,凡事权衡个人利弊,为一己之利滥用公权、巧取豪夺、不择手段,严重败坏了党风,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气。剧中的祁同伟既被污流裹挟,又为黑恶势力推波助澜,可以说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也是这个时期不良风气的牺牲品。
祁同伟在剧中戏份比较多,是编剧和导演全方位立体打造、人物特征具有较高可信度的角色,一部分观众甚至对“他”还产生了同情。这除了对许亚军帅和演技的肯定,或许是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浸染之下,看到小人物奋斗史中诸多无奈所引发对自身梦想难以实现的草根情节使然,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不满。
反腐败受到老百姓拥护,是《人民的名义》受到广泛好评的关键所在。但随着反腐败的不断深入,剥去显性的腐败表象,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逐渐浮显,当官本位、关系社会、阶层固化等成为横亘在普通人发展面前的壁垒,老百姓呼唤社会公平正义的声音也愈发高涨,反腐败同时重建社会秩序、重塑社会风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我们在庆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问题仍然复杂尖锐,腐败后遗症或者说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仍在存在,廉政、勤政建设的路途还艰辛和漫长。而解决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根本,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使权力运用得到进一步规范,让权力回归本源,属于人民,不再夹带铜臭,不再污浊,“当一切尘埃落定,喧嚣归隐,”新风填满时空,才能使人神清气朗。(文/余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