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心,担当在行。面对科研生产任务,航天三江各单位党员突击队凝聚力量,抓重点、推全局,攻难点、求突破,敲响争先奋进鼓。
“一次把事情做对”
“一次做对、一次成功!”在一新技术应用任务中,十七所“拼争”党员突击队以各个单板、各个软件均“一次设计正确”的优秀成绩完成了产品研制。
近日,“拼争”党员突击队正在将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当中。随着新技术的加入,产品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开发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研制任务就是命令,任何困难也无法阻挡突击队前进的步伐。
项目负责人文哥坚持“攻关方向无偏差、技术细节无缺陷”的理念,带领团队展开产品整机的方案设计。产品整机负责人小余也迅速行动,根据技术需求,围绕整机方案制定详细的单板、软件设计计划,并主动向厂家请教技术要领,切实将新技术落实到每一处设计中。
团队分工明确、群策群力,大家白天交流设计方案、征询使用意见,晚上再回会议室讨论、商榷,力求一次将设计做对、做好。
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一丝不苟地投入到产品设计工作中。小马就是其中之一,他心细如发、寻根究底,每当有设计原理上的疑惑,他总会主动向同事请教,将每一处功能模块都看懂、吃透,做到对产品设计了如指掌。
越是全新技术、全新挑战,队员们钻研的干劲就越足。小侯和小杨负责该技术相关的多个软件开发工作,新技术的软件开发往往是从零开始的,他们每天与调试单机为伴,共同钻研开发经验,并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成功掌握了新技术的软件开发要领,为项目的顺利完成贡献力量。
面对新情况、新变化,突击队全员不畏惧、不松懈,始终严谨求索,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对”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设计是质量的源头”,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图文/李奥博)
一流刀法破难题
“差速器来大订单了,储备存货不够用,下周要交货,大家抓紧时间。”11月6日,万山宏业公司生产调度王华山对大家进行动员。
公司主要产品差速器零部件机加工序是生产的关键环节,而牙嵌式差速器中主动环等工序加工程序长,大批量生产时难以满足当前计划要求。
面对大批量订单产品,如何确保按时交付是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党员突击队要主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创新超越”党员突击队始终牢记团队使命,主动承担这个急难险重任务,党员突击队员、铣工班组的副班长唐军带领队员开展攻关。
“操作中刀具多次回定位点,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精度容易有误差,我想调整程序,做到一次成型。”党员突击队骨干唐军、张娜围绕加工方式在生产现场展开讨论。
想到就立刻去做,要做就一定做好。突击队员们反复实践,将原先由外围向中心加工、多次走刀,改为从中心向外围一次加工,通过点位优化,缩短走刀路径。原先走刀路径为先顺铣后逆铣,现改为先粗加工逆铣,后精加工顺铣,工件表面减少刀痕,增加光洁度。
“加工方式创新改进后,加工时间由原来的12分钟左右减少到8分钟左右,效率提高30%以上,并且表面粗糙度减小了一半,工件质量更高。”宏业公司负责人葛玉轩介绍道。
由于牙嵌式差速器中的相关产品结构相近,目前优化的工艺已经广泛应用到其他型号牙嵌式差速器上,为公司后续冲刺四季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文/王珍 翟禾)
“一盘棋”统筹谋划
近日,南京晨光公司航天伺服技术研究所一项目竞标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成功的背后,写满了“逐梦”党员突击队攻坚奋进、日夜兼程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攻坚总是充满艰辛和挑战,从新技术的拓展、新方案的谋划到新领域的攻克,“逐梦”党员突击队始终没有停下探索和求知的脚步。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针对研究难点,突击队高效开展协作,逐个击破。方案一次次优化迭代,需要进行的环境载荷分析工作量巨大。
刘大伟作为环境载荷主管设计,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创新数据分析方式,通过反复的试验论证,极大提升了试验精度,为团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保障。
“我去对接!”“我来协调!”这是突击队负责人刘剑主任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技术负责人,他永远冲在第一线,对外积极协调对接,对内领导团队通力协作,在研讨会上他总说:“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战胜困难。”
每每关键时刻,刘主任便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照研制需求与相关单位明确每条技术指标,梳理重难点、制定详细计划、确定实施方案,从而加快协调效率,为整个团队吃下“定心丸”。
此次竞标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抓节点、保质量完成竞标任务,队员们主动担当,迎难而上。每一项技术指标、每一个计算数据都经过仔细论证、严密计算,团队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竞标文件中的重要一环——项目技术方案报告。
在每个奋斗至深夜的日子里,研究室不灭的灯光、试验场辗转的身影,共同绘就出一幅拼搏的画卷。(图文/何朋朋 汤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