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质量处罚“打板子”
发布时间:2016 年06月22 日
来源:四院
结合所里开展的质量管理相关活动,回想一下入所以来发生的一些质量处罚事件,我有以下的一些看法:
质量事件出现带有偶然性,但更多是必然性。百分之百的质量保证是待实现的概念目标,完成起来是不易的。要避免出现和产生质量事件,就必须要有较为强硬的措施,所以打板子成为必然。打板子尤其是对那些能避免却屡次没避免的低层次质量事件不失为最有效果的一种解决措施抑或是一种解决方法。凡属于人为思想意识问题的最好解决方式无外乎与个人利益紧密攸关,就像包产到户那样人人认识到“ 干好干坏,好坏都是自己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呈现给大家,少点理论家的说教,做到:好了奖,错了打板子。奖出甜头、打出痛,把质量问题与个人利益挂钩的“紧密攸关”就足够解决问题了。事实上,企业出了质量问题,不仅损失了既得效益损害了声誉,影响到未来发展,所以打板子也就是免不了的,甚至有点司空见惯:企业上层领导被高层领导打了板子,上层领导带着痛回家打中层领导板子,中层领导也很痛,回到自己地盘里打干活出错员工板子。
一路板子,一路风雨,一样的痛,上上下下承受一番阵痛过后效果好不好?谁也说不清楚,因为谁也还是不能拍着胸脯去保证质量问题就能随着本次板子一起一落而灰飞烟灭,更没胆子能保证就此不重复发生低层次问题,去立下“不成功便成仁”的军令状。有形的板子实打实落在了有形屁股蛋儿上了,效果不见得好,为什么?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板子打得有问题,怕就怕看似“ 啪啪”有声烙印毕现,实则隔靴搔痒暗地里在“放水”或“吹黑哨”,没有痛自然无所谓,表面做痛苦状心里却不服气,认为板子打得冤枉而平添抱怨。遇到经验丰富或多次被形式教育的甚至还会把此类不痛板子权当按摩桑拿而百毒不侵了。
真心敬畏方能产生打板子的功效,以痛为鉴,总结错误经验,痛定思痛,每每有点违反规定制度的念头立刻想起前车之鉴,这样打板子才不会失去本来意义和价值。(王杰 滕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