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案设计的利弊权衡到工艺设计的风险防范,产品质量始终以设计为灵魂。设计隐患一旦带到靶场,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触目惊心,影响环环相扣。六十年航天系统工程验证着“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这“十六字方针”声如洪钟。
今年面临疫情冲击,当前任务紧迫繁重,质量已经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意识决定行为,态度决定结果。航天三江人必须严字当头,牢固树立三大意识:命脉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深度挖掘产品设计风险薄弱点,高悬命脉意识。在设计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遇到可以预见和尚难预见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矛盾。搞产品设计如果不了解产品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就等于闭门造车,盲人摸象。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局部厚度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恶劣环境,设计理念是否正确和贯彻落实且经过试验考核,有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地测无遗。设计有难度,产品才有含金量。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有难点需要的是梳理和措施,而不是回避和遗漏,花时间去针对细节争论、碰撞,如同用药水消除身体的红肿炎症,总要找到让产品舒适的办法。搞航天的更要居安思危,在关键部位不啃硬骨头,最终影响的是产品性能,性能不好则市场不好进而利润降低,产生一系列链锁反应。
层层把关产品设计程序规范性,紧绷责任意识。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系统的,各过程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全体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程序做事。航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岗位职责必须明确履行,校对审核走流程走过程走马观花,往往就将风险点释放到各个层面。鼓励设计人员互相挑刺,挑刺并不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不是制造矛盾,而是有一说一,把问题敞开了讨论,看看产品身体里头哪个部位不舒服,是受力问题、或受热问题还是综合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寻找打磨棱角的办法。设计人员紧绷各岗位设计职责,常怀进取之心,规范设计流程,才能让产品高品质输出的沿程阻力最小。
虚心拓宽产品设计专业知识面,培养全局意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做设计一定要理解上下游关系,知识面的延伸范围综合体现了设计人员的专业全面性以及质量预警程度。理解总体飞行环境与专业设计关联性,知悉产品结构设计与生产工艺关联性,专业知识面越广,越能提出更多合理的建议,更能完善产品功能以及适应性,避免地面试验反复和飞行试验前的临阵磨枪。要培养宽广的视野看大局,将全局当做“一盘棋”,走好“每步棋”,须将棋局视为内部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放眼系统设计全历程,统筹考虑设计、工艺、试验、成本、质量可靠性,突出重点,从繁重的设计任务中抽丝剥茧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设计人员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履行职责,才能将触目惊心的质量问题扼杀在设计阶段。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关键设计需要举一反三,关键品质更要千锤百炼。(文/毛靖)
(刊发于202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