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院:一个共产党员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6 年09月07 日
来源:四院
发明了的新式“武器”,解决了某插座的喷涂工艺,在生产线已推广了十多年;他发明的“负压”制作超长电缆方法,效率比传统做法提高了十几倍,是至今还在生产线上制胜超长电缆的好方法。刘培峰,一个喜欢与同事共享发明成果的党员。
刘培峰以稳、准、快的基本功,装配的产品整齐、美观、质量过硬。拿到产品,他总是琢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提高质量和装配效率。
新产品装配,狭小的空间里布满了几十种零件,密密麻麻的,首套产品“先锋件”装配的重任自然落到刘培峰身上。先锋件是车间对首套产品的称呼,往往派技术过硬的技师先期摸索,解决装配难题,形成成熟的装配方案后再在班组推广。光学器件与原设计的机加件干涉严重,无法实现装配。刘培峰没有“死装”,干脆停工,对着零件整整发了两天“呆”。第三天一上班,他与设计人员交流后达成一致:三件机加件改成中空结构,解决干涉难题。仅这项产品他就自制了3种装配工装简化流程,提高装配质量。首套产品在与用户的对接使用中一次性成功。
某高精度陀螺交付时间紧,班组任务量大。刘培峰通过对装配耗时最多的某工序进行了多次摸索,他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将各型陀螺的器件装配位置进行了优化并明确了分布规律和比点长度。然后设计了柔性标记点工装,使防护套管在陀螺腔内均匀分布,避免了装配中光纤防护套管的堆叠产生的光纤受力和振动时的抗扰动能力问题,还简化了多次预装的工序,器件在装配前直接按标记点快速熔接,全班组实现陀螺的快速装配。
“党员要奉献,要无私,才能充分发挥带头、带动作用。”刘培峰如此解释他的发明共享。(文/邓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