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 正文
集团公司发布千亿级商业航天项目 四院提供商业发射“快舟”模式
发布时间:2016 年09月18 日 来源:四院
       “在商业航天领域,航天科工计划主要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五大商业航天项目”,“五大工程的开发与构建时间跨度将超过十年,涉及子工程及分系统数千项,预计投资超千亿,产出超千亿”。在2016年9月12日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率先发布了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蓝图。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克振分别致辞。论坛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石泉主持。四院院长郭勇,副院长张镝、高辉文、伍晓峰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上,集团公司与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就《关于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工作的专项合作协议》进行了签约。《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于2016年8月5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该基地以发展商业航天为主导,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打造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
       预计到2020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将打造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以及年产40颗100公斤以上、100颗100公斤以下商用卫星的制造能力,力争在2020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在下午举行的商业化运载发射与服务分论坛上,“快舟”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提出,四院将开创互联网时代下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快舟”模式。
梁纪秋指出,随着卫星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微小卫星技术已成为国际航天高技术竞争的主要热点之一,商业卫星星座组网需求旺盛。商业发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便捷高效、低成本、并且可高密度进行发射。
       而“快舟”固体运载火箭已走出商业航天发射的第一步。“快舟”固体运载火箭于2013年、2014年成功发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小卫星,验证了“快舟”系列相关技术的可靠性。
       在集团公司的部署下,“快舟”系列将有专业的研发平台、总装总测、服务平台、支撑平台、配套单位等形成健康的商业发射服务链条,协调解决政策、技术、成本、用户对接等方面的难题。
       针对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四院于今年2月注册成立火箭公司。公司成立仅2个月即签订了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并将于2016年底进行首次商业发射服务,而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也计划于2017年进行发射。火箭公司被一些人称作中国版的Space X。
       论坛期间,四院副院长张镝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访。他指出,未来商业航天将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太空旅游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四院将商业航天列入四大重点发展板块之一,将围绕用户体验,开拓从商业发射到卫星应用的更多元的商业航天市场。(文/陈新勇)
       下图:签约仪式

       下图:论坛现场

        下图:张镝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下图:梁纪秋在论坛发言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 京ICP备1903551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0506735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