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 正文
《中国航天报》头版头条报道“四部众创基金掀起‘双创’热潮”
发布时间:2016 年11月14 日 来源:四院

       日前出版的《中国航天报》(第3247期)在头版头条刊登通讯《千万资金助跑 航天创客圆梦——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众创基金掀起“双创”热潮记》。该篇报道展示了四部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设立了部主任创新基金、室主任创新基金和自主创新基金三个级别的四部众创基金,分别支持四部级重大创新项目、专业级创新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巨大的资金支持、灵活的创新模式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充分激发了四部职工的创新热情,掀起了“双创”热潮。(文/摄 张丙菲)

全文如下:
                                                                                              千万资金助跑 航天创客圆梦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众创基金掀起“双创”热潮记

       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以来,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创客们的创新成果广受关注。在过去的一年里,四部组建的十几支创客团队在岗创新、在职创业,取得了几十项创新成果,其中有些已经在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中得到推广使用。
       这里的“双创”氛围缘何如此浓厚?谈起经验,四院副院长兼四部主任刘春直指核心:设立众创基金是掀起四部“双创”热潮的重要原因。
       “给创客提供足够的资源”
       创新创业离不开丰富资源的支撑。没有资源,创新创业就如无源之水,难有活力。在四部,资源却是创客们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
       为充分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双创”工作,四部设立了众创基金。该基金分为部主任创新基金、室主任创新基金和自主创新基金三个级别,分别支持四部级重大创新项目、专业级创新项目以及自主创新项目。
       该基金的一大特点是资金数量巨大,每年的投入均在一千万元以上。“部主任创新基金没有具体数额限制,可以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室主任创新基金和自主创新基金均为每年200~300万元。同时,不限定每个创新项目的具体经费额度,成熟一项安排一项,直到总经费分配完为止,为创客提供足够的资源。”刘春说道。
       资金数额如此巨大,那么申请基金的审批流程是否复杂呢?答案是否定的。以部主任创新基金申报为例。申报部门制定项目建议书后,可以直接上报部主任审批,经科技委评审、部办公会讨论全部通过后,即可开展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工作。
       自主创新基金模式则较为灵活,除了主动申报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以外,还有自上而下的模式。“四部发布项目总要求,悬赏竞标,只要有创新想法的个人或团队皆可申报,制定项目建议书进行投标,甚至还有多个团队相互截标。”四部副主任张邵军说。
       投入如此多资金,对项目的监督考核是否非常严厉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每个创新项目结题后,四部会进行年度总结和评比,对项目的实施进展、创新成果和经济性相互打分,对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进行奖励。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四部不会对项目进行过多的干涉,完全由项目团队自己把控。
      “我们主要是通过树立典范和标杆来引导创新潮流,而不会过多行政干预。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发散思维,不能过多束缚。我们还建立了良好的容错机制。创新总会有一定的风险,这部分风险我们愿意承担,创客们可以轻装前行,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四部副主任于京升说道。
        停不下来的创新潮流
        巨大的支持力度和宽松的政策环境充分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在四部掀起了汹涌的“双创”热潮。
       七室创客许鹏申请10万元室主任创新基金,成功研发了新型计算平台,实现型号载荷设计的自动化和设备小型化,成果已经在两个型号中使用;三室的王翔带领团队成功掌握软件无线电核心技术及核心器件,并应用到工程上,结束了四部型号软件无线电一直交给外协单位的历史……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部创客共申报了几十项创新项目,内容涉及军、民品专用设备,材料、工艺的研制改进环节,科研生产的关键技术,保密、质量、资产等的管理改革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创新氛围也给日常工作带来了变化。“创客们投身到创新项目,但也不能耽误正常工作。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创业,创客大都会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又会诞生很多创新的想法,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循环。”四部副主任钟世勇说道。
       三室创客的通用化软件设计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原来一个型号的软件维护要两三个人,现在两三个人可以维护十几个型号。
       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四部创客脑洞大开。二室创客从断桥铝的制作上得到灵感,实现了型号结构的模块化承载和装配连接。“这种奇思妙想,从传统途径获取研发资金肯定没戏,但是众创基金却能给我们足够的支持。”二室创客苏瑞意说道。
       思维方式的变化也逐渐明显。一旦了解到国内外前沿的科技,四部创客们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进行转化,用在日常的型号研制工作中。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自觉。
      “以前工作中遇到不合适的地方,我们可能只是抱怨几声,然后无可奈何地去适应。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成立团队,去作出改变和优化。”王翔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据统计,四部的创新项目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创客根据自己的岗位进行的在岗创新。
      “像华为这种创新型企业,每年都会把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创新中,军工企业也要如此。现在在创新上投入多少资源,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有多少事情做。因而即使资金再紧张,我们也要舍得在创新上投入。四部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三级众创基金,加强对创新的引导,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让员工和企业共享创新创业红利。”刘春说。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 京ICP备1903551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0506735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