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院江北公司“航天云网”平台成交额完成年度计划的155%。作为2016年度“航天云网”应用优秀团队,江北公司电子商务经验登上航天科工大讲堂。
在国家提出“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江北公司统一部署,推进“航天云网”平台应用工作,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转方式 为摘桃搭梯子
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之本。江北公司为摘桃搭梯子,成立“航天云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策划布暑“航天云网”工作。组建并开展平台推进、运行与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研发中心,负责“航天云网”相关业务的组织实施和推进考核工作,负责信息发布、收集、处理工作,进行项目对接,负责组织对接项目的报价、日常沟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对“航天云网”运行相关方案、制度和流程进行审定,对各部门分工进行明确,加快推进“航天云网”建设。
为推动“航天云网”应用工作规范化,研发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电子商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对各相关部门职责进行细化、量化,明确在“航天云网”上进行外购外协和任务承接的工作流程,对考核范围、原则、方式和细则进行明确规定;编制电子商务营销激励暂行办法,激发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和支持“航天云网”平台市场营销工作,提高销售业绩。
公司董事长多次带头召集各单位行政一把手、联络员不断参加“航天云网”平台专项推进会,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对“航天云网”操作骨干人员分批次、以具体业务为牵引,开展一对一有针对性业务操作培训活动;同时,不断安排“航天云网”骨干操作人员参加上级单位的统一系统性培训,让各级操作人员较快地掌握了平台业务模块的功能及操作。公司“航天云网”操作人员基本能够独立完成线上各项业务。
重落实 提高运行效率
为推进“航天云网”有效运行,研发中心充分发挥牵头管理作用,对各部门执行制度情况按月监督考核,要求公司各部门业务每月梳理“航天云网”预上线项目,安排专人统一汇总,根据汇总结果与各单位实际情况,每月编制“航天云网”工作计划,主管领导审核后,在公司网上办公系统进行下发。如遇应急任务,研发中心直接通过安全邮件向各部门传达相关工作要求,每月月末由研发中心逐条对照月初计划进行考核奖惩。截止目前,公司累计对平台建设中的管理问题进行10余次点评,累计下发“航天云网”工作计划9次,累计处罚8个单位,处罚金额2000余元,累计奖励20余次,奖励金额3万余元。大大增加了“航天云网”在公司推进的有效性。
“强有力的监督考核,增强了相关单位在‘航天云网’线上发布需求、招标、比价、签单的积极性。” 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介绍。
公司网络商务管理领导小组不定期针对“航天云网”运用重点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倾听相关单位运用心得体会,针对各部门人员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安排专人第一时间给予反馈解决;针对各部门操作过程中反映的重复性、多发性问题,设定节点,安排专人尽快与各级单位沟通解决。针对各部门普遍反映的互联网计算机缺乏,影响工作效率问题,公司专门成立“航天云网”操作室,解决了“航天云网”应用工作过程中硬件较弱问题。公司成功解决“航天云网”操作问题30余次,提高了公司航天应用人员平台使用和业务对接能力,也激发了相关人员运用“航天云网”平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公司在“航天云网”共发布16项企业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申请注册用户58人,7类角色,涉及公司13个部门,其中公司中层干部9人,员工49人。以邀请函的形式,成功邀请公司相关供应商成功注册“航天云网”,不断提升供应商在“航天云网”注册成功率。
求创新 降本增效甜头多
江北公司明确由研发中心作为牵头管理单位,安排专人跟踪“航天云网”线上订单签订情况,明确各单位外协外购线上责任人、线上销售人员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此订单全流程的签订工作,对对方供应商或者客户在注册、下单、发货、评价等流程操作过程,以及公司“航天云网”管理人负责对各部门“航天云网”操作人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尽全力使公司“航天云网”线上采购、销售订单流标率降到最低,确保线上订单签订的完整性。
公司针对“十三五”期间生产任务快速增长带来的批生产能力瓶颈,通过充分利用“航天云网”,积极在线上寻求协外厂家,不断完善外协配套体系,将非设计核心零部件及社会专业化配套能力成熟的产品进行外协配套,充分释放自身产能,组建一支精兵强将专攻核心技术,为保证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较大贡献。与此同时,通过线上资源优化配置,减轻公司自身生产能力建设投入的压力,实现资产结构优化调整。
公司探索通过“航天云网”不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有一次,公司需采购压力容器上下封头和内胆各300套,在采用“倒推法”测算目标成本后,在“航天云网”采购期望总价66万价格按历史采购价降低8%邀请相关供应商报价,成功获得应标。此举为后续持续降低公司物资采购成本打下坚实基础。(文/李忠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