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 正文
“作为航天人感觉很棒!” 20年深耕科研只为对得起自己——记四院十七所黄雪梅
发布时间:2017 年05月10 日 来源:四院
      “说不上有多崇高的原因,就是觉得得把这事做好,不然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别人。”航天科工集团四院17所主任研究师、预研课题负责人黄雪梅对于自己二十年勤勤恳恳航天路,给出了这样简单的总结。

                                                                                 从小梦想当飞行员    “误打误撞”成为航天人

        1996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刚毕业的黄雪梅进入航天科工集团工作,留在了北京,而她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广东。

       “家人刚开始很希望我回广东,但是还是因为有航天情结,我还是留在了北京,留在了航天。“黄雪梅坦言,广东学生留在北方的并不算多,而她当时其实也可以回到家乡工作。这一留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的坚守,青春的奉献,全因为从小的梦想。

       “我从小特别喜欢飞行员,特别想参军当飞行员,所以当时考了北航。”黄雪梅笑着告诉未来网记者,她到了北航才知道,北航不都是飞行员,还有很多是研究怎么造飞机的。“我到那才知道。当初我考上北航是因为觉得航天航空很神秘很神圣。我自己也偏喜欢理科,”

        黄雪梅毕业之后,没有去造飞机,她研究的是国之重器,她和同事们的研究成果筑起一段隐形的城墙,保卫国家安全。她对保卫国家安全的这种责任感来源于她的父亲。

      “我爸爸参与过原子弹、氢弹的研发过程。我爸的工作对我也会有影响,都是国防事业。他们那一代确实是为国防事业奉献的那一代,那时候比我们条件更艰苦。我想干国防沾边的其实也和他有关。”

       黄雪梅说她和哥哥分别考到了北京、成都、而这都是他们父亲工作奋斗过的地方。这种冥冥之中的巧合让她觉得很奇妙。“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小时候就在潜意识里种下,长大了想再去看一下。不能言表的,骨子里那种影响。”

                                                                                 骨子里就有拼劲    病魔打不倒的是航天人的精神

       决定了就去做,黄雪梅笑称,工作上的拼劲早已根植于性格深处。

       2002年,正值某项目演示验证试验最后关头,时间非常紧迫,人员极度缺乏。加入该课题组后,黄雪梅迅速熟悉了课题情况,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工作,并针对该型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制导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型号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也有一阵我们有个很重要的型号在做实验,那也是我们第一次做这个项目,困难挺多的,出了很多问题,加班加点,晚上干到很晚,晚上三院大门都关了,我们几个翻门,我和几个小男孩一起翻门,那会也是年轻。”谈及青葱岁月的奋斗,黄雪梅笑得很开心。

       黄雪梅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与信任,她被提拔为该型号的副主任设计师,成为当时所内最年轻的副主任设计师之一。

      “当时我的老师对我也是特别鼓励,我记得当时自己还说过,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我当时就跟老师们说,能得到你们的赞赏,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肯定,我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得到他们的理解,我真有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黄雪梅回忆起当年获得荣誉时的激动与振奋,面露微笑。

       正当黄雪梅下定决定要带领同事们共同拼出一番事业时,2003年,黄雪梅被诊断为淋巴癌晚期,当时她只有29岁。

       然而,年轻的黄雪梅没有被病魔吓到。

       经过80多次放疗、14个周期的化疗,黄雪梅咬牙经受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治疗痛苦,3年后,她从死神的魔爪下逃脱,从只能坐轮椅,到自己慢慢行走,到活跃在羽毛球场、网球场上,到重回工作岗位……

       有人问过黄雪梅,为什么还要回到一线?

      “还是觉得自己更适合、更喜欢这样的研究工作。”黄雪梅淡定地回答。

       如今,黄雪梅的家人依然为她骄傲,只是多了一丝担心。黄雪梅表示,自己也会考虑,也会担心身体,但是有时候一旦做一个课题钻进去之后就会忘了时间。“却是家里人也都提醒我还得注意身体。我也应该改变,因为只有有了更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荣誉利益皆过眼烟云    毫无保留地培养年轻航天人

        对于黄雪梅来说,曾登上过荣誉之峰,也曾被命运的巨浪狠狠拍下,艰难站起来之后,回望过往,很多都不再重要。

      “可能对自己的荣誉,在生病之前还觉得一定得努力,但是生病之后也看淡了,但是荣誉也都来了。”如今,黄雪梅在跟未来网记者聊起那段岁月时,感慨道,“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使劲抓却抓不到,看淡了反而好了。”

        或许有人认为,做航天,那不是名利双收吗?

       “没考虑过利益,只想着就一定要把事情做成。”黄雪梅告诉未来网记者,其实现在她们周围很多人都是在无私奉献。

        虽然说心态和工作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黄雪梅表示,她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从未变过。“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不管什么原因,工作都要做好,要对国家负责任。”

      “没进来这里的时候觉得很神秘很高大上,进来之后,自己逐渐掌握了设计的技术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就感觉神秘的面纱慢慢被揭开,自己慢慢成为了身边人眼里神秘的人,从崇拜别人到被别人崇拜,自己也慢慢为自己做的事情自豪,觉得自己为国家确实贡献了一份力量,很欣慰很高兴。”黄雪梅坦言,以前她没想过要为国家做什么,原来就是一个平凡人,进入到航天科工集团工作之后,接触到老一辈的科研专家,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有好的老师在前头,他们的精神特别值得学习。”

        有了好老师的指引和影响,黄雪梅对待所里的年轻人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家问我肯定是毫无保留的告诉他们,跟年轻人交流我自己也在进步,没考虑过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我是觉得他们成长起来我的负担也会轻一些。”黄雪梅笑着与未来网记者聊到,看到学生们成长,她就很自豪,“我带的徒弟做的很好得到认可,我就特别开心。我的学生有成绩的时候我也高兴,那也是我的成绩。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成绩,他们的成长也是我的成绩。”

       对于年轻人的压力,黄雪梅也很能理解,“现在环境和我那时候也不一样,现在年轻人压力也是大了,我能理解他们。现在年轻人都很聪明有灵性,好好干,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航天其实是越干含金量越高。”

      “现在年轻人都慢慢成长了。”至于自己未来的打算,黄雪梅表示,她打算干到退休。而国家对于航天事业越来越重视,也让黄雪梅感到,作为一名航天人,”我感觉很棒!“(文/吴意茹)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 京ICP备1903551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0506735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