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 正文
郭勇委员:聚焦高质量发展 走好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8 年02月08 日 来源:四院

   

    湖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于1月23日-28日在洪山礼堂召开,省政协委员、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勇在会议分组讨论时就如何落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发言,引起了与会委员的热烈讨论,以下为发言全文:

军民融合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国防安全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战略路径。

湖北作为军工大省、科教大省、工业大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战略资源,在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创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推动军民融合深度 发展前景广阔。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战略目标的七大战略之一,提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六大工程”,即军民融合创新 示范区创建、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等六大工程,非常契合当前湖北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现状。

为落实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我认为应聚焦高质量发展,走好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一、高质量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建议从省政府层面,加大推进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配套政策的调查与研究,加强军民融合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工作部署,加大军民科技成果互为转化的政策牵引和资金支持,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发挥好规划牵引、政策牵引作用。

二、高质量推动“太空经济”发展。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应用的不断深入,“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它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继互联网之后,航天成为最活跃、最有希望的创业领域。据美国航天基金会2016年发布的《航天报告》,2016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达到3391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总收入比重达到76%。目前,三江集团公司继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个商业化火箭公司,2017年1月完成商业首飞之后,2017年12月底又在汉注册成立了湖北省最大商业卫星公司——航天科工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打造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建议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动我国“太空经济”发展,助推早日实现航天强国。

三、高质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建议围绕国防建设和市场需求,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一批军民融合优势产业领域和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同时紧盯面向未来市场需求的前沿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抓好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高质量建设一流平台和产业园区。建议以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全力争创国家级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继 续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领域,加速推进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同时以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 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等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提升开发水平,引进优质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型企业 集团。

五、高质量整合产学研用资源。 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和交流合作这个“关节点”。湖北作为科教大省,有着丰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议从省层面统筹协调,整合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军事经济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优质教育和人才资源,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 新中心,深入推进院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学术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以此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和科研单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社会共享,尤其是鼓励服务于中小企业。

六、高质量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军民融合思想为指引,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度鼓励“民参军”,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加快调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 京ICP备1903551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0506735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