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9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召开了“回顾与展望,开启企业文化新时代--中外企业文化2018年峰会”,来自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金融、钢铁、煤碳、建筑、军工、铁路、汽车、新能源、医药、电力、港口等行业的600多名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峰会举行了“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企业文化”总结表彰仪式,航天三江跻身“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文化四十标杆单位”。
此次峰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交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展示企业文化管理成果,为中国企业家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共同探讨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增强企业的整体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企业根基,以文化强企推进文化强国。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孟凡驰代表主办方致辞、副理事长李世华作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30周年工作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钱航就产业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问题进行了阐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作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把握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学术报告;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分享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文化创新和发展趋势;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对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作了全面系统、视野广阔的介绍;原福建省省长、商业部部长、国务院特区办主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胡平作了题为《继承 融合 创新 超越》的书面主旨报告。
峰会上,中建钢构、中铁四局、腾讯、中国石油、国家电力投资、东风汽车、航天科技六院、太原钢铁、中国铁路北京局、河钢等单位先后作了典型展示和经验分享,有关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在海外视野板块,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马君泽(Günther Wolfgang Marten)介绍了欧盟国家的公司如何用企业文化经营企业生产产品;德国CPC公司董事Georg Heuchert(乔治•霍谢特)讲述了德企如何利用企业文化使公司在管理和产品方面受益。
抚今追昔,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雄健步伐,航天三江在迈向一流企业集团的征途上留下了自豪的足迹:企业地位日益提高、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型号装备奋扬国威、军民融合拓展新篇、专业队伍人才济济、机制创新管理升级、从严治党扎实深入、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三江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和新支柱,商业航天、激光装备、能源装备、特车及重工装备重点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信息技术、微电子与微系统、金融租赁等产业自身发展提速,经济效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和其它中央企业一样,航天三江承担着关系国家安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央企业二级国有军工科研单位,航天三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企业文化理念具备先天“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军工特质,这种红色文化基因对于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着不可或缺的精神引领作用。在三线创业时期总结提炼出的“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是经历筚路蓝缕、创业图存总结出的“三江精神”,更是航天三江人矢志强军、至诚报国的写照。
进入新时期,航天三江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团结争气、开放包容、创新求实、同创共享”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普遍认同,企业文化组织机制健全完善、舆论引导坚定有力、理想信念教育常抓不懈、先模人物典型引路、专项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影响日益提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航天三江加快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正信心满怀地走在建成具有航天特色的一流军民融合高端装备企业的新征程上。
峰会期间还发放了交流材料,航天三江企业文化践行成果入编《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文化成果大典》一书。(文/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