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 正文
转型升级正当时 ——航天三江孝感区域迈开转型升级发展新步伐
发布时间:2019 年01月14 日 来源:航天三江

  

   “快舟一号”第二次商业航天发射圆满成功,装备交付及大型试验创历史新高,成功研制全球最大载重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牵手孝感市、厦门金旅、青岛澳柯玛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订单突破亿元。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航天三江孝感区域逐步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多型号支撑、多项目牵引、多领域推进、多用户拓展的良好局面。2018年孝感区域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新签合同额近百亿。

 

量身打造“孝感”策略

目前,航天三江孝感区域承担科研生产的单位主要有11家,无论是体量还是经济规模,都在整个航天三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航天科工高度关注湖北地区,特别是孝感区域的产业发展,高红卫董事长多次深入孝感科研生产现场调研指导,要求航天三江党委将激活孝感地区资源、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快速拓展市场、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未来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制定出台系列举措扎实推进,稳提升产业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

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关心和指导下,如何带领孝感区域单位转型升级,量身打造孝感策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航天三江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董事长郭勇、总经理谭千红等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地深入基层,问诊把脉,要求下大力气弥补技术创新方面和工艺创新方面的不足,加强三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航天三江战略管理委员会2018年会议上,航天三江党委对航天三江中长期发展做出了重大判断和谋划布局,提出了军民融合4+3+N产业发展思路,将孝感区域科研生产单位转型升级措施1.1作为战略支撑,吹响了孝感区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围绕协同发展的内部特性和外部特性,通过产业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提升,系统建立实体企业、综合创新、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四要素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孝感区域深化改革、实现转型升级阶段目标,打造区域增长极

一场自上而下的转型升级大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航天三江两级中心组分别集中学习研讨了高红卫董事长在孝感区域两次调研座谈会讲话精神,着力解决产业化能力不足协同发展意愿缺乏问题,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平台盘活孝感产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航天三江党委从打造新产业、新动能入手,商业航天、激光产业、金融租赁等各大平台应运而生,并结合自身特色和产业布局相继进入微电子产业、金融租赁、智慧产业、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产业+平台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平台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突出航天品牌和技术优势,航天三江以火箭公司、行云公司为平台,按照社会总体院、社会总体部、社会总装厂的发展模式,聚焦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打造卫星发射与应用技术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在火箭方面,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为牵引,在孝感建设火箭分系统制造基地,以成熟的管理和过硬的技术配套快舟研制生产;在卫星方面,以行云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卫星研发配套能力,在孝感形成卫星单机生产、载荷总装调试、卫星总装调试试验、卫星应用配套的能力,拓展形成卫星应用产业业务,九部被认定为微小卫星发射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险峰公司被认定为商业航天箭/星载测控与通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红峰公司快速开发出卫星用导航部件,与多颗卫星配套。

瞄准“打造国家级激光产业孵化平台”目标,以激光研究院为产业平台,牵引红阳公司、红峰公司、红林公司等单位发展。红阳公司凭借其激光焊接技术优势,在国内首次实现钛合金3D打印材料激光焊接工艺在航空无人机主承力结构上的应用。统筹能源装备项目相关装备制造资源,在孝感打造能源装备产业化基地,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天然气供应装置、船舶LNG加注系统、船用LNG供气系统、先进船舶发送机ECU等重点产品。

以金融租赁公司为平台,制造大型运输装备的重工公司与神集团开展了5台363矿车租赁业务,合同额高达3.8亿元,突破“产品销售”“产品+服务”等多元化销售模式;万峰公司则进入湖北省当阳市打造全国最大瓷都建设圈,为大型陶瓷制造企业配套产品码垛机器人生产线,一举打入陶瓷行业。

 

创新激发孝感活力

如今在孝感产业园,航天三江的智能制造紧跟国内先进企业,智慧企业建设加速推进。江北透波陶瓷天线罩数字化生产线险峰微波产品智能电装(微组装)生产线万山地面车辆总装总调生产线万峰公司激光导引头表贴焊接数字化生产线等相继投入使用ODM试点2018年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地面车辆总装总调生产线”“地面车辆关键总成部装生产线”“核心零件精密加工智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紧锣密鼓

到2020年,初步建成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制造体系,云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率提升到60%,数控制造占比、数字化在线检测占比、数字化自动测试占比等逐步提升到100%。”这是航天三江孝感区域智慧企业建设的一个“小目标”,也是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

在这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每天都是主角。险峰公司高精度北斗地质灾害预监测项目首批研发产品问世即实现200套的销售订单红峰公司新型计算机达到了国内同等类型控制单机集成设计技术的先进水平,率先实现了控制系统核心单机、核心电路、核心器件的100%国产化选型设计江北公司探索出许多3D打印模型摆放和支撑工艺处理经验,成功打印出蜂窝状减重结构、薄壁流道结构等典型件万山公司与厦门金旅、青岛澳柯玛集团开展合作,快速进入新能源中大型客车和新能源物流车领域

2018年,航天三江国字号企业技术中心在原有3家基础上,再添4家国家研发平台,且有3家布局在孝感区域,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身处转型升级的攻坚期,航天三江孝感区域单位在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 京ICP备1903551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
版权所有 ©2022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0506735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081号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9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