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天报》头版头条刊发深度报道《开足马力忙生产 铆足干劲开好局——航天三江奋力夺取新年开门红侧记》,全方位宣传航天三江新年开局以来各方面工作动态。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快舟火箭总装总调中心,科研人员和一线总装工人正在对火箭舱段进行紧张调试。
开年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各单位科研生产任务饱满,广大干部职工正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投入新一年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集团公司党组2023年各项部署。
强创新
在航天三江激光科技园,产业园上下游合力进一步凸显,二期项目即将开建。全国首屈一指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得激光器相关原材料一进入园区,就可由各相关企业进行生产,从芯片、光纤再到激光光源、激光器以及高端应用装备,不同的客户需求在这里得到“一站式”满足。
激光院依托自主研发的硅晶圆激光隐切设备,新年伊始就收到了大量加工订单。运用超快激光隐形切割技术,只需几秒钟,就可将硅基芯片完美切割成要求的大小。
作为航天三江引领区域发展的头部单位,四部和九部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强军首责,全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新进步。
基于科研生产任务繁重、需要跨域协同的形势,四部打造异地无差异办公模式,以“云盘+云工作台”的云模式实现跨域“界面、功能、数据、使用体验”无差别办公的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制胜战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日前由九部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优势单位进行的一项质量与可靠性课题获批立项,课题成果面向提升快舟系列火箭快速总装测试能力展开应用。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四部研发的产品下厂验收管理平台,九部研发的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全要素质量管控系统,也在新一年发挥越来越出色的作用,有效解决了产品下厂验收任务数据填报难、收集慢、验收成本高等痛点,以及外协管控中的各类问题。
抢订单
如何在恢复生机活力的市场中拔得头筹?航天三江各单位各有破局之策。
去年在95天内取得四发四胜的快舟一号甲火箭迎来了饱满的生产任务。火箭厂房内,一枚火箭已经刷上蓝色涂装,这是客户去年就已经订好的箭体广告。在商业发射中,火箭公司在保证卫星成功发射的同时,推出箭体广告、火箭冠名等模式,受到市场青睐。
从单品到批量配套,红峰公司深挖客户在控制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型谱,日前与战略合作伙伴签订控制系统批量配套订单。
从客户需求出发,南京晨光所属金智院成功中标保险引爆器智能化柔性装配生产线项目,成功实现了客户单位全流程的有效。
紧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紧跟矿山开采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航天重工相继中标宁夏煤业、神东煤炭、中煤科工的防爆胶轮车、洗扫车和电动叉车等项目。
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远方公司项目团队研制生产的第三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复杂井测井利器。日前,该产品再次中标,实现新年开门红。
保交付
新的一年,航天三江加速推进核心能力建设,多条生产线将进行智能化改造,多个自筹项目正在筹划开工建设。
提前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也开始尝到了甜头:领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数字化生产线已经深刻改变了南京晨光公司的制造模式,如今数字化电动伺服机构研制生产线开足马力,多品种、大数量的生产任务正全力开跑。
锐科激光的产业园制造基地已配备COS、泵浦源、光学器件、光学模块等自动化生产线,整体生产效能大幅提高,具备光纤激光器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红林公司去年投入使用的全自动SMT生产线,已替代由人工逐级传递的传统生产组织模式。
面对攻坚任务,也总有党员干部职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为保证300支型号产品贮运箱的交付任务,长征公司滚塑车间及时调整生产节奏,安排人员实行“两班倒”。车间领导主动带夜班、抢进度,最终团队在1月底前按时交付。
在红阳公司特种制造部焊接车间,青年焊接员一马当先,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攻克焊接难点,确保加工进度高效推进。